在2024年北京冬奥会前夕,一张名为《突破冰球不忘初心》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,画面中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练正蹲在冰面上,轻轻扶起一名摔倒的小球员,他眼神坚定,嘴角微扬,仿佛不是在教孩子滑冰,而是在传递一种信念——热爱、坚持与传承。
这张照片之所以打动人心,不只是因为它记录了一个瞬间,更因为它映射出冰球这项运动最本质的精神内核:初心不改,方能致远。
很多人以为冰球是西方的专利,是速度与对抗的代名词,但在中国东北的老工业区里,它早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,上世纪80年代,冰球场上常常没有专业装备,孩子们用旧铁皮做护具,用捡来的旧球杆训练,那时的冰场,是露天的,是结冰的河面,是冬天里唯一的娱乐方式,正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中,许多孩子点燃了对冰球的热爱,也埋下了“为国争光”的梦想种子。
随着国家“三亿人上冰雪”政策推进,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正规冰场,穿上专业装备,接受系统培训,当竞技成绩成为衡量标准时,我们是否还记得最初为何出发?那个在冰面上跌倒又爬起的孩子,那份纯粹的快乐和执着,是否还在?
这张照片中的老教练,正是当年那个孩子,他曾在国家队担任助教,后来选择回到家乡执教,只为让更多孩子体验冰球带来的快乐,他说:“我不在乎他们能不能进国家队,我只希望他们记住,热爱比胜利更重要。”
这不仅是教练的心声,更是整个中国冰球发展的缩影,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首次参赛,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历史突破,中国冰球从无到有,从弱到强,靠的不是一腔热血,而是无数像这位老教练一样的人,在背后默默耕耘、坚守初心。
有人说,现在的年轻人太功利,缺乏“慢下来”的耐心,但你看那张照片就知道,真正的热爱从来不讲条件,无论年龄、身份、背景,只要心中有光,就能照亮前路。
冰球突破(中国)官方网站
当我们被短视频里的炫技刷屏时,请别忘了回望那些朴素却动人的画面——一个孩子第一次滑行时的笑,一次摔倒后的泪,还有老师手把手的鼓励,这些才是冰球最珍贵的部分,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品质:真诚、坚韧、不放弃。
《突破冰球不忘初心》不仅是一张照片的名字,更是一种提醒:无论你身处哪个行业,无论你追求什么目标,都请记得你最初为什么出发,因为只有守住初心,才能真正突破自我,抵达远方。
愿每一个追梦的人,都能像那位小球员一样,在冰面上摔得疼,也要笑着站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