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则关于王思聪在冰球训练中“突破豪华”现场的视频火了,不是因为他打得好,而是因为他在冰球场上那套装备——价值百万的定制冰鞋、私人教练团队、专属冰场包场,甚至还有摄影师全程跟拍,俨然一副“顶级运动员”的架势,这画面一出,网友炸锅:“这不是打球,这是秀肌肉。”“王思聪的冰球,是给普通人看的‘奢侈品体验课’。”
但别急着骂,如果只把它当成一个富二代炫富的段子,那就太小看这个事件的传播逻辑了,从自媒体运营角度看,这恰恰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“人设打造+情绪营销”案例。
王思聪的标签早已不是“前首富之子”,而是“反骨青年”“流量制造机”,他早年靠微博怼天怼地出圈,后来转型做投资和娱乐内容,始终保持着“不按常理出牌”的调性,这次冰球视频,看似突兀,实则精准踩中当代年轻人的情绪痛点:我们拼命工作、省吃俭用,却永远买不起一套冰球装备;而他呢?说练就练,说包场就包场,还顺便带货了高端体育消费场景。
冰球突破(中国)官方网站
更妙的是,视频里没有刻意炫富,反而有自嘲:“我滑得像企鹅,但教练说我动作标准。”这种“努力但不专业”的反差感,让观众觉得真实、有趣,甚至有点可爱,这才是高级的“奢侈生活可视化”——不是展示你多有钱,而是让你看到你也能“假装有钱”,哪怕只是体验一秒。
再看传播链路:短视频平台发布 → 网红评论区热议 → 媒体跟进报道(王思聪冰球新玩法”)→ 社交媒体二次创作(表情包、段子、模仿视频),整个过程不需要官方背书,全靠用户自发参与,形成裂变式传播,这就是自媒体时代最稀缺的能力:把一个人的日常行为,变成大众话题。
也有人质疑这是“资本策划的流量剧本”,的确,这种高度结构化的呈现方式很难说是完全自然发生,但问题在于:谁规定娱乐就不能是真实的?王思聪自己也说了,“我只是想试试新鲜事。”只要他没骗人,也没伤害他人,那这场“豪华冰球秀”,就是一次成功的个人IP内容实验。
总结一句话:这不是王思聪第一次出圈,却是他第一次用“低门槛高情绪”的方式重新定义自己——从“被吐槽的富二代”,到“能共情的普通人”,在流量焦虑的时代,他用一场冰球,完成了自我突围,而这,才是自媒体作者最该学的:找到你的“破圈点”,哪怕它看起来很荒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