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人眼中,冰球是一项属于少数人的运动——它需要极强的身体素质、战术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,而在中国,这项运动的普及程度远不如足球或篮球,尤其是在基层俱乐部中,资源匮乏、人才断层、职业发展路径模糊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从业者,但就在最近,一位名叫李哲的冰球俱乐部副教练,用实际行动打破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壁垒,成为业内热议的“破冰者”。
李哲原本是一名退役的职业冰球运动员,曾效力于国内一支甲级联赛球队,在职业生涯末期,他因伤被迫退役,一度陷入迷茫,当时他本可以转行做销售、教练助理甚至去健身房教课,但他选择了留在冰球圈——不是因为热爱,而是因为他觉得:“我不能让这门运动在我手中消失。”
2019年,李哲加入一家位于北方小城的业余冰球俱乐部担任副教练,当时的俱乐部只有3支队伍,队员大多是十几岁的孩子,训练设施老旧,经费紧张,连一块完整的冰面都要靠政府补贴才能维持,更令人沮丧的是,家长普遍认为冰球“太危险”、“不实用”,不愿意让孩子坚持训练。
面对这样的困境,李哲没有抱怨,而是开始了一项“系统性破冰”计划,他首先利用社交媒体平台(抖音、小红书)发布日常训练视频,展示孩子们从跌倒到站起的成长过程,用真实的故事打动观众;他联合当地教育局,推动将冰球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试点项目;第三,他主动对接企业赞助商,通过公益合作为俱乐部争取设备支持。
冰球突破(中国)官方网站
最令人动容的一次事件发生在2022年冬天,那年气温骤降,俱乐部冰场因电费问题面临停运风险,李哲连夜写了一份《致城市冰球爱好者的一封信》,发布在本地论坛和公众号上,短短两天内,收到近百位热心市民的捐款和物资捐赠,更有意思的是,一名退休教师带着自己孙子来报名参训,他说:“我儿子小时候也想打球,可惜没机会,现在轮到我帮他圆梦。”
这家曾经濒临解散的小俱乐部已经发展成拥有8支队伍、近200名学员的区域性培训中心,李哲也从副教练晋升为技术总监,并被邀请担任省级青少年冰球联赛的技术顾问,他的故事被多家媒体采访报道,有人说他是“冰球界的普通人英雄”,也有人说他是“中国冰球未来的第一块基石”。
但李哲始终强调:“我不是什么英雄,我只是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——相信一个项目,哪怕没人看好。”他的经历告诉我们:真正的突破,从来不是来自天赋异禀,而是源于对梦想的执着与行动的力量。
如果你也在某个领域感到孤独、看不到希望,请记住李哲的故事:你只需要迈出第一步,就能打破整个行业的冰层。